案例一:波音公司737 MAX空难事件
2019年,波音公司的两架737 MAX客机相继发生空难事故,造成346人死亡。事故原因是由于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存在缺陷,导致飞机失控坠毁。波音公司在事故后的公关处理中,一开始采取了推卸责任的态度,拒绝承认飞机存在缺陷,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公司的不信任。最终,波音公司不得不选择召回全球范围内的737 MAX客机,并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,才得以缓解公众对公司的质疑。
案例二:可口可乐公司致癌物质事件
1999年,印度当地媒体曝光可口可乐公司的瓶装饮料中含有致癌物质。可口可乐公司在遭遇危机时,首先采取了沉默的策略,拒绝对事件进行回应。但这一策略很快被证明是错误的,事件迅速扩散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。最终,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选择道歉并承认问题的存在,召回有问题的产品并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升级,以恢复公众对公司的信任。
案例三:沃尔玛公司劳工争议事件
2005年,沃尔玛公司在美国遭遇劳工争议事件。沃尔玛公司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争议,比如不支付加班费、拒绝提供健康保险等。沃尔玛公司一开始采取了对抗的态度,拒绝与工会进行谈判,并试图通过给员工加薪来解决问题。但这一策略并没有奏效,反而引起了更多的抗议和争议。最终,沃尔玛公司被迫接受工会的谈判要求,并对员工的待遇进行了全面升级,以缓解公众对公司的不满和抵制。
以上三个案例都是国外危机公关事件中的典型案例。这些公司在面临危机时,采取了不同的公关策略,但最终都需要承认问题的存在,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,以恢复公众对公司的信任。作为企业,危机公关处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,只有通过有效的公关策略和措施,才能在危机中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。